索引号: | fl-2020-00014 | 发布机构: | 妇女联合会 |
生成日期: | 2020-06-19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工作动态 | |
关键词: |
【最美家庭事迹】用善良教育孩子
—师市“最美家庭”郑美荣家庭先进事迹
提起郑美荣、罗荣彪,认识她的人都会不约而同想起他们俩充满善意的微笑。夫妻二人是塔里木高级中学的老师,乐于助人是他们的标签。女儿罗甜恬,就读于阿拉尔第一中学,品学兼优。他们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传承“向真、向善、向孝、向美”的优良家风,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郑美荣夫妇家庭多年来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小区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生活当中,每当发生摩擦时,他们都能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从而较好地解决了问题。妻子在高一年级段工作,除了党支部的工作外,还要参与年级段值班,大小考试考务,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繁忙。丈夫常年在高三教学岗位上,并担任班主任,工作也很忙。协调好工作和家庭,是这个家庭最大的一个难题。妻子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侍奉老人,教导孩子,料理家务,妻子愿意多担待一些。遇到妻子值班不能回家,丈夫就会接过妻子手中的活,把家照顾好。夫妇两人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用孝心激发一家人的爱心。每年寒暑假的时候,郑美荣夫妇就会带着孩子去哈密和重庆,探望两边老人,跟老人闲谈家常,给老人过结婚纪念日,帮老人做家务。每个月两人都会各拿出1000元寄给两边的老人。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他们的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乐。老人晚年幸福,这个家庭就感到幸福。
夫妻二人还带经常孩子去养老院探望孤寡老人。去的次数多了,有一次,孩子很认真说“妈妈我的梦想是开养老院,帮助那些老人。”虽然是童言,但可见夫妻俩的一言一行为孩子种下了善良的种子。
热心助人,邻里团结
真心待人是他们全家的处事态度,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他们都能热心助人。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帮上班和下乡的邻居照看小孩。有一次,六一儿童节,五楼邻居家的孩子的父母都去下连队了,不能陪孩子过节,郑美荣家庭就把孩子接到自己家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过“六一”。邻居孩子妈妈,每次都感激的说:“还好有你们,不然孩子就得锁家里,没人管,谢谢你们。”新苑小区的原来的下水井盖质量很差,车子一压就坏了。新苑小区孩子多,存在安全隐患,郑美荣家庭发现后,多次到物业反映情况,联系物业解决,防止发生小孩坠井的危险,后物业及时更换了下水井盖。还有一次,一位80多岁的的老人敲她家门。他丈夫把老人搀扶到沙发上坐下,递上水,亲切的问“阿姨,你家在哪?”迷迷糊糊中,从老人口中得知家在工二团,她和家人吵架了,离家出走了,不愿意提供家人的姓名和手机号。因天色已晚,他们夫妻俩一边安抚老人,一边铺好床,留宿老人。第二天,天一亮,在他们夫妻俩耐心的劝导下,多方咨询,终于打出租车把老人送到所住小区。老人的儿子握住她丈夫的手说:“谢谢,太谢谢了,老人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不知道怎么办?”
还有一次,郑美荣夫妻俩刚从学校下班回家,在阿拉尔中学旁的幸福路,开车准备拐弯时,车上孩子突然大叫:“妈妈,路上有个小孩!”只见,一个两岁左右的维吾尔族小女孩在马路的车流中,晃晃悠悠地穿行。不容分说,她丈夫快速刹车把车停在拐弯处,郑美荣不顾危险,冲出去,把小孩抱到路旁的安全地方。小女孩刚会说话,不会说汉语,没法向孩子询问情况。他们一家就把孩子抱到新苑小区的商店挨个问,都没有人认识这个维吾尔族小女孩和她的家人。回到路口又等了半个小时,不见有家长来找,最后报警了。后经过警察盘查阿拉尔中学和塔里木农大的餐厅的务工人员,终于联系到孩子的家人。原来孩子的父母是塔里木农大餐厅的工作人员,正在做饭,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溜出来了。当警察同志用维语向小女孩爸爸说明情况的时候,小女孩的爸爸用生硬的汉语向他们一家边鞠躬边说:“谢谢!谢谢!”。
类似在水滴筹上为重病的病人捐款,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回家这样的小事在这个家庭举不胜举。他们做的都是平凡的事,但是却将热心助人,邻里友爱践行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他们一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解决一些燃眉之急,在大人的感染下,孩子也利用休息时间在小区摆免费书摊,让小朋友们免费看书。他们一家用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勤俭持家,崇尚环保
他们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他们时常教导女儿:“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只要家里或办公室没人就关掉一切电源,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爱心育人,做好表率
家庭分工明确,遇到难题大家一起分担,一起想办法解决。有一次,孩子奶奶病了,看病要钱,5岁罗甜恬主动说“妈妈把我的零花钱拿去吧,够不够呀?”孩子乖巧懂事,刚上小学就会去买菜、买生活用品。家里乱糟糟的一团,孩子也会主动帮忙收拾。父母做好孩子的表率,在家不看电视、不玩手机,孩子在家也不会主动看电视,都会自己去看书。父母有爱心,孝敬老人,帮助陌生人。孩子看到乞丐也会把零花钱递上。有一次一个残疾人编制的玩具小狗80元一个,在街上叫卖,孩子问妈妈借钱,要买,理由是一个残疾人自力更生,精神不感动人吗?这只象征她爱心的小狗现在还摆在她的书桌上。一个人的爱心可能是微弱的,但一个有爱心的家庭是温暖的。
作为父母他们教会孩子做一个懂秩序、守规则人,有责任心的人。过马路不闯红灯,公共场合不喧闹、不乱扔纸屑果皮,尊敬师长,同学友爱。
爱岗敬业,工作楷模
这对夫妇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从不迟到、早退、旷工。在工作中认真钻研业务,热心服务他人,在教育教学中获得了很多荣誉。郑美荣同志多年获得“优秀教师”、 “优秀党员”、“三八红旗手”“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录像课兵团一等奖、教学设计兵团一等奖、论文兵团二等奖、实验说课兵团二等奖、教学课件兵团二等奖、教学案例师市一、二、三等奖、课堂教学大赛师市一等奖、科技小论文都获得过师市三等奖。丈夫也获过“优秀教师”、 “优秀党员”称号,教学大赛也获得校级一等奖、科技论文、小发明、课件、教学设计也都获过兵团二等奖。夫妻二人是爱岗敬业,工作楷模。
这个家庭有着“向真、向善、向孝、向美”的优良家风,家庭成员间友爱互助,同时在父母的熏陶下,孩子也能做到上学严守纪律,学习自觉,生活自律、热心助人、积极向上。在这样的良好家风影响下,我们的社会必将涌现出更多的“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