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返回主站 欢迎来到 第一师阿拉尔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行时”专题

兵团积极探索发展荒漠经济——从“防沙治沙”转为“治沙用沙”

来源:http://www.btwmw.net/content/content_1686679.html 发布时间:2022-11-07 15:40:40 浏览次数: 【字体:

兵团积极探索发展荒漠经济——从“防沙治沙”转为“治沙用沙”


图为俯拍的二师三十一团一隅(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愉 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王维笔下的边陲大漠——辽阔而孤寂。

如今,沙漠留给我们的印象亦是如此:干旱、贫瘠又荒芜。

兵团人对沙漠并不陌生。从兵团成立之初,兵团人就选择扎根在风头水尾、边境一线,抵御风沙、植树造林。

近年来,兵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断创新治沙模式,从老一辈治沙人单纯的“防沙治沙”转变为目前的“治沙用沙”,走出了一条可持续治沙的新路径。

“藏”在沙漠里的机遇

深秋时节,九师一七〇团的5.3万余亩大果沙棘进入大规模采摘期。一串串金灿灿的沙棘果挂满枝头,颗颗饱满,粒粒清亮,惹人喜爱。

10月19日,在一七〇团沙棘采摘示范园内,网络直播达人魏小佩正以硕果累累的沙棘树为背景,热情地向网友们介绍沙棘果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特点。

凭借主播精彩的介绍和产品过硬的品质,短短一小时后,直播间就销售沙棘产品近百单。

“从最初的直播间人数个位数到上万人,到单场直播销售额高达200余万元,与其说我卖火了沙棘,不如说沙棘成就了我。”魏小佩对记者说。

沙棘,曾经只是戈壁荒滩上的野生小果,缘于它极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沙棘成了一七〇团职工群众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2007年,一七〇团将沙棘产业确立为改善生态环境和团场经济发展的主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一七〇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大果沙棘人工连片种植区域,种植的沙棘品质优良,衍生出了沙棘果汁、冻干粉、沙棘油、药品、面膜等百余种沙棘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全团近三分之一的人从事沙棘种植相关工作,今年沙棘产值预计达4亿元。

谈及沙棘种植带来的变化,一七〇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宋乐深有感触:“以前我们团里风大沙多,种了沙棘后,明显感觉到风沙变小了,环境也变好了,就连蚊虫都没有以前多了。靠着种植沙棘,职工群众的腰包也是实打实地鼓了起来。”

一棵小小的沙棘树,真正实现了生态、社会、经济的三重效益。

目前,兵团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年产干鲜果品超过400万吨,形成果品加工、葡萄酒等12个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拥有国家级和兵团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0余家,特色林果业持续提质增效,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产业发展新格局。

沙漠旅游人气旺

浩瀚沙漠,不仅能“种”金,也是兵团最具吸引力的特色旅游资源之一。

在一师十一团,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门景区是游客们心目中当之无愧的“网红打卡地”。在这里,游客们不仅可以感受“大漠沙如雪”的醉人风光,还能体验诸如驼队行进、滑沙、沙漠越野等诸多项目的独特魅力。

10月18日,在景区内的“火车餐厅”里,餐厅负责人、十连职工李慧芬正忙着清洁打扫,为不久后的营业做准备。这列“停靠”在景区的绿皮火车,如今已经成为景区的热门打卡点。

“我主要经营快餐、家常菜,还有各种奶茶和小吃,游客们玩累了就来这里吃饭休息。”李慧芬乐呵呵地说,近年来,团场鼓励种植户发展服务业多元增收。2021年,在种植香梨的同时,她在家人的支持下开了这家餐厅。

沙漠之门景区相关负责人马建新介绍,近年来,沙漠之门景区进一步深挖“沙漠文化+体育旅游”内涵,把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门景区打造成集沙漠体育、沙漠康养、沙漠文化为一体的中国西部特种旅游目的地。 目前,沙漠之门景区已开发出餐饮、游乐等多个旅游业态,相继打造了星空篝火晚会等多个旅游品牌,逐步构建起“一园三区多点 ”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2021年,沙漠之门景区游客接待量达50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3500多万元,带动职工群众就业500余人。

二师三十八团醉胡杨国家沙漠公园、十师一八五团鸣沙山景区、八师一五〇团驼铃梦坡景区……以沙为媒,兵团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

兵团鼓励创作具有本地特色的沙漠文创产品,加大对兵团沙漠文化创作活动的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提升重点旅游景区服务质量,丰富景区内涵和旅游项目;重点打造环塔里木沙漠公路自驾游、穿越“死亡之海”探秘自驾游、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探险游、沙漠运动休闲旅游等精品线路;因地制宜开发沙漠康养医疗、运动休闲、低空旅游、民俗体验、探险、访古等旅游新业态,让更多职工群众共享生态旅游发展成果。

沙漠里创造绿色奇迹

防沙治沙、改善生态,是荒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为了守护身后的绿水青山,二师三十一团护林员王先华一干就是22年。

跟着王先华的脚步,从巡护房向北步行80米,记者登上了一座31米高的瞭望塔,王先华为它起名叫“守望”。

“这座塔是三十一团最高的建筑,就像我们护林员的眼睛一样,可以清晰直观地检查生态林的状况。”王先华指着身后的大地,向记者介绍,“你看,这座塔紧挨着库木塔格沙漠,沿着团场的方向再向南延伸,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我们三十一团就处在这两大沙漠的夹缝之间。”

从塔上俯瞰,防护林和沙漠一半苍黄、一半碧绿,边缘不少新种的树苗渐渐染绿了沙漠。每一棵树的旁边,滴灌带交织密布,为防护林搭起了生命绿网。

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每年春夏之交,团场都要经受大风、沙尘暴、霜冻等自然灾害。沙尘暴过后,万亩棉苗折损大半,房前屋内都被厚厚的沙尘覆盖。人们笑称当时的天气是“小风天天有,大风三六九,风吹石头跑”。

在无情的风沙中,三十一团干部职工群众毅然扛起铁锹、背起树苗,一波接一波向大漠深处推进。

2000年开始,三十一团投资逾千万元在团场边缘完成了长11公里、宽200米、总面积3300亩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团场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同时积极落实林长制工作,划分了22块责任区、1694名责任人,团场的每一名职工群众都是绿色的守护者。

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三十一团已经形成了生态林、经济林、道路林、农田防护林、居民绿化林5道绿色屏障,森林覆盖率占三十一团辖区总面积的34%,真正实现了“人进沙退,万亩荒漠变绿洲”的绿色奇迹。

三十一团与沙漠的抗争史,也是兵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肩负生态卫士职责、植绿爱绿护绿的一个缩影。

近五年,兵团加强对14705亩国家级公益林区荒漠林的管护,完成人工造林134.31万亩、封沙育林68.3万亩、森林抚育58.66万亩,实施草原禁牧59万公顷,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82万亩。

兵团坚持“织绿”与致富并举,以科技为先导,因地制宜种植沙棘、红柳、黑枸杞、梭梭、肉苁蓉等生态经济兼用树种,利用水土、光热资源,将防沙治沙与发展特色林果业相结合,并积极推广林药、林粮、林畜发展模式,培育和引进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让茫茫沙漠绿起来的同时,也让职工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死亡之海”到“经济绿洲”,黄沙之上,生机盎然,“硕果”累累。

《兵团日报》(2022年10月22日第5版)


终审: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