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团——丝路驿站,滨沙枣乡
眼下正是收获的季节,十四团的红枣硕果累累,丰收在望。十四团五连职工蒲春凤正在红枣园里忙碌着。
十四团五连红枣种植户贾曰明说:“我今年种了45亩灰枣,品质比往年要好,个头大、肉质厚,希望今年的价钱比往年卖得好。”
近年来,十四团党委依托红枣产业优势,按照有机红枣生产示范引领职工科学种枣,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修剪模式、统一灌溉方式,努力提高红枣品质,发展绿色循环经济,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打造十四团“昆岗羌枣”品牌,提升十四团红枣知名度,延长红枣产业链,提高红枣附加值,并采取合作社牵头负责、多种销售并存的销售模式,带动种植户增收致富。
走进位于十四团的中国·阿拉尔红枣文化博物馆,馆内分设红枣博物馆序厅和红枣产品体验厅,涵盖了新疆红枣发展史、一师阿拉尔市红枣产业概况、十四团红枣产业概况等内容,共12个部分51个单元,集中展示了中华红枣文化发展史及兵团红枣的种植历史和全貌,成为推进十四团文化旅游建设的重要载体。
据了解,十四团从1983年开始引种红枣,2002年以来,该团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实施退耕还林战略,特别是2010年以来,以种植红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已成为十四团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2021年,十四团红枣种植面积近6万亩,亩产在600-800公斤。
下一步,十四团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建设精品果园、特色果园,构建以规模化基地为基础,行政推动、龙头带动、投入拉动、科技支撑的特色红枣产业化体系,助力乡村振兴,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终审:十四团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