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团场动态>详细内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兵地一家亲 携手共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01 12:29:02 浏览次数: 【字体:

图片

图片


6月29日,七团十三连与共建村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玛坦村的党员一起,赴阿克苏市博物馆、科技馆开展“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兵地融合发展,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十三连与玛坦村秉持“兵地一家亲 携手共发展”的共识,在民生改善、产业富民、文化交融、就业联动等多个领域携手共进,共同书写“兵地一盘棋”的动人篇章。

职工党员周敏满脸笑意地说:“现在我们兵地共建活动越来越多!大家一起搞活动,感情越来越深了。” 

优势互补 共享文化融合成果

自连村共建工作开展以来,七团十三连党支部始终聚焦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协调各方力量为玛坦村修建了文化广场和水冲式公厕。在广场周边种植花卉、树木,改造花园4座,打造文化示范点。利用广场的地理优势,打造夜市,拓宽增收渠道,推动结对村经济发展。如今,宽敞整洁的广场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图片

文化能够跨越时空、超越民族,成为连接人心、凝聚力量的强大纽带。近两年来,十三连与玛坦村将文化共建作为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实现了文化阵地共享、活动共办。两地群众节日共庆已成为常态。5月23日,在七团第五届兵地龙舟大赛中,由七团十三连与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玛坦村共同组成的‘玛’到成功队夺取200米龙舟赛、水上拔河赛双连冠;随之,在5月25至28日,“新疆是个好地方”2025年阿克苏地区“托峰杯”全疆龙舟邀请赛开赛,玛坦村代表队代表阿克苏市在13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阿克苏地区龙舟赛第一名。

图片

十三连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张绍华说:“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兵地双方各族群众们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兵地共建工作成果的生动展现。”

据统计,近年来,七团十三连积极发挥兵地共建桥梁作用,与玛坦村开展兵地共建活动30余次,将“文化交流促融合,桨声激荡写团结”的精神深刻书写到了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服务惠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十三连充分发挥兵团现代农业技术优势,结合玛坦村的土地资源优势,打造小麦示范田,从原来的110亩增至到现在的410亩,示范田产量由原来的400多公斤提高到600多公斤,惠及29名村民。


图片

连队还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采取“现场互动+实地培训”的方式,帮助共建村开展全方位、全过程、全环节的技术指导,组织小麦种植、核桃嫁接、修剪等现场会10余次,实地观摩学习6次;多次邀请第一师阿拉尔市农科所专业技术指导员和塔里木大学科技特派员,帮助村民改善种植环境、改进种植模式,努力让各族村民增收致富。蔬菜产业不仅是致富产业,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有效带动劳务和就业。2024年,连队用兵地共建项目资金35万元,在七团六连蔬菜种植基地建设蔬菜大棚1座,拓宽村集体收入来源。

图片

与此同时,十三连充分发挥七团蔬菜产业优势资源,协调周边企业和蔬菜种植基地为玛坦村村民提供就业信息、技能培训,帮助村民实现稳定就业。村民麦吾兰说:“连村共建以来,我就长期在七团务工,每天能有300-400元的收入。”

据了解,仅2024年,连队就为玛坦村解决就业岗位70个,重要农忙期间提供就业岗位150个,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党建引领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实施“组织强村”共建工程,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的原则,协同推进互派干部挂职锻炼,接续开展兵地观摩学习和“擂台比武”,打破了兵地之间的壁垒,为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在重大节日期间,兵地双方携手开展文艺演出、体育健身、民族团结联谊等活动,不断推动兵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图片

同时,依托兵地双方党史馆、团史馆、军垦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红色教育资源,组织连村结对党员联合开展主题党日、党课学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兵地党员围绕特色农业种植、农产品销售等内容建言献策18条。通过党建联抓,党员的政治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在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中,党员带头参与率达95%,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图片

兵地共建,不仅把连、村连在了一起,更重要的是把兵地各族群众的心也聚在了一起。从玛坦村文化广场的欢歌笑语到田间地头的技术指导,从龙舟文化的同心划桨到种植作物的增收喜悦,十三连与玛坦村“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已深深融入这片土地。

如今,一片片致富田、一张张幸福网,正见证着兵地共建的成效。兵地携手带来的改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富足,更融入了两地各族群众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变的是发展路径,不变的是同顶一片天,同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同饮一渠水的兵地一家亲的石榴情深。(董泰锐 梁霄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