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市两家医共体牵头医院开展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救治工作动员会
为切实做好师市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筑牢筑实全民免疫屏障,根据《兵团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实施方案》,师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制定了《第一师阿拉尔市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实施方案》,决定于11月2日正式启动3至11岁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为保障3-11岁儿童新冠疫苗接种安全,提升保障疫苗接种医护人员的应急救治能力,10月27日,第一师阿拉尔医院儿科在妇幼保健楼17楼开设专题讲座,为医护人员培训儿童接种疫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急救技能。
讲座上,儿科援疆专家秦涛副主任讲授了儿童与成人在生理上的差别,视频演示了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儿科(新生儿)援疆专家罗菁副主任讲授了儿童接种疫苗后产生过敏性休克的治疗及用药标准。儿科专家赖云副主任讲授了儿童接种疫苗后产生急性喉头水肿的抢救流程及用药治疗标准。儿科技术主任陈哲讲授了儿童接种疫苗后产生异常反应的临床救治。
讲座结束,4位专家带领医护人员到妇幼楼18楼示教室,模拟现场,进行实操教学。专家们亲自示范,一步一步分解急救技能操作流程,为医护人员进行详细讲解,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实操,专家们针对实操中存在的问题现场予以指导纠正。实操结束,各位专家担任考官,对各位学员进行了分组考核,在几位专家和医护人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到场医护人员全部通过考核。
连日来,第一师医院医共体为了做好3—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动员相关部门、科室及人员启动了培训应急预案,成立多个专项医疗救治小组,每小组按照“1+1+1”的模式(1名儿科专科医生+ 1名急诊急救医生+ 1名儿科专科护士)组成,并在第一师医院医共体总院内科楼7楼临床技能考核中心,对专项医疗救治小组成员进行了3-11岁儿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异常反应救治理论和实操培训,以及儿童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和环甲膜穿刺术等实操培训,确保人人掌握并操作合格。
培训不仅提升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置能力,还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部门间协作能力,为下一步3—11岁人群大规模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有序、安全、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了解,由于3—11岁人群属于未成年人,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需要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陪同,携带本人和儿童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或户口簿等)以及儿童《预防接种证》前往接种门诊,接种疫苗前,应避免孩子空腹、劳累,提醒孩子当天穿宽松的衣服,监护人须签订知情同意书,监护人和儿童应配合做好健康问询和知情告知,医务人员也将告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及受种者接种禁忌、不良反应和接种后留观等注意事项,符合接种条件的孩子接种后,还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确认没有异常方可离开,如有不适须及时告知医生。回家后,孩子如出现不良健康情况,监护人要向接种单位报告,并及时就医;近几日孩子要清淡饮食,好好休息,避免过度运动和劳累。
(综合信息 王勇 黄叶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