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第一师阿拉尔市托喀依乡喀尔墩村:浇灌团结花朵 共筑幸福家园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21 10:29:48 浏览次数: 【字体: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第一师阿拉尔市托喀依乡喀尔墩村如同一朵绽放的石榴花,点缀在绿洲上,全体村民共同演绎着同心同向、团结奋进的生动图景。近年来,喀尔墩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融入村庄发展的血脉与肌理,以组织引领为舵、文化交融为帆、产业共兴为桨,在边疆大地上精心浇灌民族团结的绚烂之花,奋力铺就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的幸福之路,一个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温暖家园正焕发出蓬勃生机。

组织引领强根基,锻造团结进步的“主心骨”

村队党支部作为基层战斗堡垒,是连接党和各族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作用。喀尔墩村党支部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把手”工程,着力推动“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

为进一步夯实党员干部基础,村队党支部坚持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制定涵盖政策宣讲、矛盾调解、产业发展等20余项的能力提升任务清单。按照1:1比例精心建立村级后备人才库,确保事业薪火相传。同时选派15名骨干赴援疆省市等地“取经”,学习先进理念与技能,持续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创新实施驻村工作队成员与村干部“一对多”结对机制,一起办公、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一起走访、一起活动,在田间地头共谋发展,在村民炕头倾听心声,在集体学习中深化对共同体理念的理解,全方位打造帮带互促、同心共进的工作机制。村民玛丽亚木感慨:“以前觉得干部是‘上面的人’,现在他们是和我们一起干活、一起发愁、一起想办法的亲人,心自然就贴近了。”

文化交融润心田,奏响美美与共的“同心曲”

喀尔墩村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视为坚定各族群众“五个认同”的关键路径,以文化人、以文润心,让共同体理念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村队积极争取各类资金项目支持,精心打造的“石榴花开”群众活动中心,成了村民最喜爱的精神文化家园。此外,村队还积极挖掘群众文艺所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魂,有机融入多民族文化元素,发动村民组建“金胡杨”文艺队,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举办歌舞、戏曲、民俗展演等活动300余场次、覆盖各族职工群众1.2万人次。

语言相通,则心灵相通、命运相通。村队把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凝聚人心的重要桥梁,把种植养殖技术、电商运营、家政服务等实用技能有机融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培训全过程,累计开展培训200余场次。如今,村民不仅能熟练使用国通语进行交流,还打开了就业致富的新天地,更让心与心的距离无限拉近。村民古丽凭借流利的国通语和培训学到的烹饪技能,在农家乐当上了领班,她笑着说,“能听懂、会表达,感觉自己和外面精彩的世界真正连在了一起。”

村队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与周边团镇、企业等20家单位建立结对联建关系,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青少年研学、文化交流互鉴等活动30余场次。此外,还定期邀请塔里木大学学生来村开展社会实践,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泥土芬芳中感受乡村变化和团结深情。这些活动有效打破了地域和行业的界限,推动各族职工群众在深度交往交流中实现情感交融。

产业共兴富民生,铺就共同富裕的“快车道”

喀尔墩村坚持将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以产业振兴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夯实共同体意识的物质根基,让幸福生活的成色更足、民族团结的纽带更牢。村队深挖特色民俗文化资源和生态优势,精心打造集观光、采摘、体验于一体的“葡萄长廊”和“低空栈道”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培育扶持“麦西来普农家乐”“白月光农家乐”等5家特色鲜明、口碑良好的农家乐,成为吸引游客、展示风情、促进增收的重要窗口。由村党支部领办成立喀尔墩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品牌包装和市场销售,成功吸纳23名村民入社。通过标准化种植和对接商超、电商平台,社员户均增收超1200元。

为了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路径,村党支部积极发挥桥梁作用,精准对接阿拉尔市及周边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建立信息台账,组织技能培训,成功帮助276名村民实现稳定就业,涵盖纺织、食品加工、建筑等多个行业。同时,鼓励支持村民“家门口”创业,为35名有创业意愿的村民协调小额贷款、提供经营场所、开展创业辅导,发展起小商店、小作坊、特色养殖等项目,实现户均增收6000余元。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村队坚定不移推进优质公共服务均等化。全村社保、医保参保率达99%。积极协调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邀请新疆医科大学、浙江邵逸夫医院阿拉尔医院等专家团队赴村开展大型义诊活动5次,受惠群众3600余人次。一次义诊中,浙江专家成功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进行了筛查和转诊预约,孩子母亲热泪盈眶:“谢谢党,谢谢政府,谢谢医生专家,救了我的孩子。”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中不断增强。


终审:统一战线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