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产启新篇 | 绿色科创破局!西北首家高级别纱管纸试车成功
近日,西北首家高级别纱管纸生产线在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阿拉尔市恒景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景源)试车成功。
作为经开区首家纱管纸和纱管生产企业,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建设年产10万吨纱管纸、3亿支纱管生产线及厂房等附属配套设施。从项目立项、土地规划到设备安装调试,经开区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协调要素保障等举措,为项目快速推进保驾护航,确保项目在预定期限内建成投产。
走进纱管纸生产线的造纸车间,浆液均匀喷洒在网布上,经过烘缸加热和定型等多道工序后变成了纸张,周边的废纸在这里实现环保再利用,重新变成纱管纸流向纺织企业。“我们这条生产线正在生产园区纺织企业的订单,目前收到的订单量已经有4000余吨,金额达1000多万元。”杨伟博总经理告诉记者。
“高级别纱管纸是纺织企业的配套材料,对强度、耐温性、平整度等指标要求较高。此前,本地纱管纸长期依赖外地采购,不仅增加了纺织企业的物流成本,还存在供货周期不稳定的问题。”杨伟博在生产车间介绍。此次试车成功的纱管纸生产线,采用国内领先的废纸浆再生利用技术,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产品整体指标较传统纱管纸提升50%以上,完全可满足高端纺织企业的生产需求。正式投产后,项目可实现纱管纸和成品纱管的供给,为周边纺织企业提供“家门口”的优质配套服务。
纱管纸生产线主要是充分利用回收的箱板纸,经过筛选、净化、疏解再配部分废纸浆生产纱管原纸。这条生产线投产,既能变废为宝,又增加了经济收益,也是恒景源环保、节能、科技的绿色发展理念的充分体现。“这里的每张再生包装纸都是环保产品。我们不采用木材为原料,而是依托周边地区的废纸为原材料,每年可处理废纸12万吨。我们的生产实现日处理污水1500吨,同时可以对产生的固废和废水进行回收再利用。”杨伟博自信地说。
此次高级别纱管纸项目的成功试车,正是科技创新驱动绿色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经开区将继续聚焦科技赋能与绿色转型,为更多类项目搭建发展平台,推动纺织服装、新材料等产业向低碳化、智能化升级,让绿色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书写产业升级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的新篇章。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