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沙盟海誓情 和合石榴红——“大漠孩子看大海”和合石榴籽融情行动综述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18 21:47:24 浏览次数: 【字体:

沙盟海誓情 和合石榴红——“大漠孩子看大海”和合石榴籽融情行动综述

 

当阿拉尔的“沙漠绿洲”遇见台州的“东海明珠”,当“屯垦戍边”的传奇对话“向海图强”的篇章,一场连接中国西部边疆与东部沿海的民族团结之旅徐徐展开。7月6日,首先在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举行了“大漠孩子看大海”和合石榴籽融情行动启航仪式,师市党委统战部为启程奔赴浙江台州学习交流的20名各族青少年送上启航祝福,勉励孩子们牢记“五个共同”,以团结之情深化真挚友谊,以成才之志探索祖国海疆,成为推动两地交融、传承团结精神的新时代少年。

d50cfb715e1a46e38c1ef21b3daae6f2.Jpeg

在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举办此次融情行动启航仪式。

 

7月7日至13日,台州援疆“大漠孩子看大海”和合石榴籽融情行动在台州成功举办,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的20名各族青少年跨越万里,走进浙江台州,看发展之美、阅山海之韵、品和合之味、悟精神之源……在山海相拥中感受祖国的辽阔和伟大,在精神共鸣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80805d5c0bf44b8ebf055007901ff4dc.Jpeg

在浙江省台州市举办此次融情行动启动仪式。

此次活动由浙江省台州市援疆指挥部、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党委统战部、台州市委统战部、台州海事局等部门共同举办,通过组织第一师阿拉尔市20名青少年亲身感受大海、学习海洋知识、体验和合文化,开阔眼界、增长见闻,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大好河山的壮美、和合文化的魅力。此次融情行动意义深远,这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贯彻落实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青少年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进“五个认同”的具体举措和生动实践。

cf4169c1cf844922bfdf3c152de39dd7.Jpeg

▲台州和阿拉尔两地学生在海巡0751艇上合影。

沙海融情:精神共鸣中的共同体密码

“海巡0751艇劈开浪花时,我第一次明白‘波澜壮阔’的真正含义。”第一师阿拉尔市塔里木高级中学学生热娜古丽·艾麦尔站在甲板上,看那无垠的蔚蓝波涛翻涌,听那澎湃的潮声在耳畔回响:“课本里的大海终于有了咸湿的味道,我感观到的不仅是大海的辽阔,更是祖国山河的壮丽与血脉相连的温度。”这位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孩子,此刻正用手机记录下海浪拍打船舷的瞬间——她要把这段视频带回阿拉尔,让更多同学看见祖国东部的蔚蓝。

8a0906c5d5ea4441b89b3e2d825219f9.Jpeg

 

▲来自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的学生在海巡0751挺上留影。

活动期间,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的学生们首次踏上大陈岛,在台州大陈岛垦荒纪念碑前聆听60多年前467名青年志愿者垦荒奋斗的故事,在青垦文化纪念馆陈列着磨秃的锄头、泛黄的《垦荒日记》、补丁摞补丁的棉袄……“这里没有水、没有电,但垦荒队员用双手改变了荒岛面貌,硬是把荒岛变成了家园!”讲解员动情的讲述让新疆兵团第一师五团中学学生亚力昆江·亚森眼眶发热:“就像爷爷给我们讲的新疆兵团故事一样,坎土曼和这里的锄头一样发光,军垦战士用坎土曼在茫茫戈壁滩上开垦出了万顷良田。”

f8f5d1a575524364a9e5342b958a98f5.Jpeg

▲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学生参观浙江台州市椒江区青少年宫大陈岛垦荒精神展区。

相同的青春抉择,相似的奋斗足迹——大陈岛的锄头与兵团的坎土曼,在孩子们眼中闪耀着同一种精神光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大陈岛以它独特的垦荒印记,为阿拉尔的学生们生动展示了一首滚烫的青春史诗,燃烧的信仰之火架起一座跨越万里、血脉相通的“精神灯塔”。

141f7388f2854c11946234666c60dcec.Jpeg

 

▲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学生们参观浙江台州东航水产育苗科技基地。

而在三门东航水产育苗基地,看小螃蟹如何“爬”出大产业。当得知台州援疆助力三门青蟹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试验养殖成功,今年已有120万只三门蟹苗打“飞的”投放阿拉尔盐碱水塘,这也是新时代垦荒精神的真实写照,学生们雀跃:“三门青蟹在沙漠换新甲,照样横行”,东西协作的共富实践,让“共同繁荣”触手可及。

acf51700b56c4b818ca946cd47bb79ed.Jpeg

▲新疆新疆第一师阿拉尔市学生参观浙江台州临海紫阳街千年府城风光。

临海江南长城则引起了另一种精神共鸣,当孩子们踏上湿润的砖石台阶,在千年府城砖石肌理间,探寻着戚继光抗倭所体现的“国土不可分、民族不可散”的民族气节,青春的力量便与历史的厚重奇妙交融。戚继光“创鸳鸯阵御倭”的故事与兵团“兵一代”屯垦戍边史交相辉映,新疆兵团第一师三团中学的学生康延鑫指着瓮城感叹:“原来保卫家园的故事到处都在发生,长城防外敌守海疆,兵团也像‘活长城’一样守卫着祖国的西北边疆!”

3577264ce7a644739b1f6ad14036a259.Jpeg

▲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学生在浙江台州大陈岛垦荒纪念碑前合影。

这次横跨中国的研学之旅,并不是普通的观光活动。台州与阿拉尔因援疆结缘,两地虽相隔万里,却有着“大海与大漠共存、垦荒与屯垦同魂”的精神共鸣,阿拉尔是军垦立城,将沙漠变绿洲、戈壁成花园;台州是垦荒立城,将海洋变宝库,荒岛成明珠。正如台州市援疆指挥部党委委员郑波在启动仪式上所言:“无论是面对无垠沙漠还是浩瀚海洋,无论是开垦亘古戈壁还是征服惊涛骇浪,我们血脉中奔涌的,都是中华民族为更美好生活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基因。”

和合融情:文化根脉中的共同体滋养

当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热烈阳光透过千年隋梅的枝叶洒向“和合圣地”,一场跨越万里的文明对话在天台山悄然结果。作为佛教天台宗祖庭,国清讲寺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宁静庄严的氛围,深深吸引了孩子们,仰望历经千年风霜的隋梅和隋塔,他们惊叹于生命的顽强与历史的厚重;在古老的碑刻前辨识文字,他们感受时光镌刻的智慧;徘徊于形态各异的五百罗汉造像间,他们感悟文化符号的包容性与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性。

d7e64acdf72242c4a1d424800b0a4b3c.Jpeg

▲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学生参观浙江台州国清寺。

“寒山问拾得:世人谤我欺我如何处之?拾得答曰:忍他让他由他避他……”寺院法师在“和合二圣”画像前,讲述两人包容互敬、同心共修的故事:“这‘忍让包容’,正是56个民族在中华大家庭里和睦共处的千年心法!二圣合心即‘和合’,万籽同苞即‘石榴’!”“原来寒山拾得就是古代的‘石榴籽’!”新疆兵团第一师十二团中学学生冉米娜木·吾休尔恍然大悟,引起孩子们的会心大笑。

35439fe6778c40a4bf36b19c1e1a0c9b.Jpeg

▲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学生参观浙江台州天台和合人间文化园。

在台州天台和合人间文化园,有3000余件关于和合文化的文物、史料,分为和合民俗、和合艺术、海外传播等板块,藏品有木雕、瓷器、字画、构件等等,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共生智慧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哲思。

一根木条,如何编织出各种首尾相连的藤状图案?“它是以木为媒,以榫为魂,以藤为形,通过榫卯的阴阳扣合,在回环穿插和承转启合间,编织出各种首尾相连、和合圆融的藤状图案。”文化园一根藤艺术馆工作人员介绍着“一根藤”非遗制作技艺,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天台一根藤‘万藤归一木,千榫成一体’的独特技艺,是我们56个民族凝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榫卯嵌合”编织伟大复兴图腾的绝秒物化诠释。”阿拉尔带队老师赵雅文认为,选择天台山,就是要用“和合“这一中华文明核心基因,滋养民族团结的根脉,也为“五个认同”注入了穿越千年的文化底气。

69d22471cc9d4faaaf024db5b6229745.Jpeg

▲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学生参观浙江台州三门核电站公众科普展厅。

在三门核电站公众科普展厅内,孩子们瞬间被“国之重器”的科技魅力所吸引。“原来电是这样发出来的!”讲解员深入浅出的介绍与生动模型演示,揭开了核能发电的神秘面纱。孩子们簇拥在展台前,专注观察着反应堆模型的精细结构,触摸互动屏幕,感受着先进核能技术带来的震撼。“沙漠里有风能和太阳能,海边有核电站,都在为祖国点亮灯火!”一位学生兴奋地分享他的发现,朴素的话语揭示了清洁能源跨越地域、普惠各族群众的深刻意义。展厅中惊叹声与讨论声此起彼伏,一双双震撼于国家力量的眼神正闪烁出民族团结的“核”力画卷。

漫步台州府城,青砖黛瓦诉说着千年岁月;穿行紫阳老街,烟火气息里尽是历史的温度;踏入国清寺与和合文化园,在禅意氤氲中领略传统文化的深邃;走进三门核电站与东航水产育苗基地,见证现代科技与海洋产业的蓬勃生机……阿拉尔青少年的足迹串联起台州的古今风华与创新脉动,让“五个认同”在具象化的见闻体验中变得可触可感可知。

双向融情:心灵纽带中的共同体交融

“这趟旅程的结束,并非终点,而是无数颗‘石榴籽’心手相连、共同成长的新起点。”台州市援疆指挥部党委委员郑波介绍,此次活动是“浙阿石榴红”民族团结工作品牌的深化实践,也是“百校十万‘石榴籽’青少年融情”工程的具体落地。台州市援疆指挥部已建立“双向融情”机制,除组织“大漠孩子看大海”和合石榴籽融情活动外,还通过台州万人游阿拉尔和包机游阿拉尔援疆优惠政策,已成功发动组织“大海孩子看大漠”和合石榴籽融情活动2批次、达300人次,真正构架起连接大漠与大海、传承与希望的心灵之桥,让台州和阿拉尔两地青少年双向奔赴、深度交流、和合融情。

94df2f79017c4aa6b53a2321e15e4102.Jpeg

▲台州和阿拉尔两地学生一起欢快地在海巡艇上跳麦西来普舞蹈。

随着欢乐的麦西来甫舞步,阿拉尔与台州的孩子们在夕阳的映照下,笑容灿烂,民族团结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此时,两地学生交换礼物更是将这份情感升华。“明年我想带台州朋友去看阿拉尔的胡杨林。”热娜古丽·艾麦尔的提议引来阵阵欢呼,她的话音里带着笃定,“就像大海接纳百川,我们各民族也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因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孩子。”

b226424c3c3a47b282b1ae1281062618.Jpeg

▲台州和阿拉尔两地学生互换礼物。

从阿拉尔的金色沙丘到台州蔚蓝的海浪交织,这不仅是地理空间的相遇,更是文化根脉的交汇、文明活力的激荡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滋养。当“沙盟海誓情,和合石榴红”的标语在头门港的波光中升起,它所象征的已不仅是一次研学活动,更是民族团结之花在大漠与大海间争艳的生动写照。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同地域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各民族的心在交融中更加贴近,如同百川归海汇聚磅礴伟力,共同谱写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壮丽诗篇。

 

 

终审:统一战线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