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援疆新突破 I 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成功开展首例腹膜透析置管术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03 12:23:19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新疆兵团阿拉尔医院(以下简称“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成功实施了医院首例腹膜透析置管术。这项由杭州市中医院援疆专家指导完成的手术,不仅为饱受尿毒症折磨的患者带来了新希望,更填补了医院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标志着医院在肾病治疗能力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1年前,张女士被查出肾功能不全,检查血肌酐达454μmol/L,张女士选择服药保守治疗。因长期尿毒症毒素潴留,近日,张女士出现恶心、呕吐、无法入睡等症状,为寻求治疗,张女士再次来到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就医。经检查,张女士的血肌酐高达1422μmol/L(正常范围41.0--73.0μmol/L),需要尽快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f280d9c9777c44d09d7f0dc0369d0bf0.jpg

目前肾脏替代治疗的方法有肾移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方式,医生们为张女士详细讲解了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为了尽量保护肾脏残余功能,降低往返医院的频次,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张女士和家人商量后决定选择腹膜透析的治疗方式。腹膜透析是通过在腹腔内植入永久性导管,将腹膜透析液注入腹腔,利用腹膜作为天然半透膜,实现血液与透析液间的物质交换,俗称“洗肚”。但腹膜透析需要医生完成导管植入,医院之前未曾开展该技术,关键时刻,杭州市中医院肾病科专家、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特聘主任孙玥主治医师及护理专家周婕主管护师站了出来,她们表示能协助完成置管手术。援疆专家的挺身而出给了张女士极大的信心,她重燃治疗希望。

手术如期进行,无影灯下,孙玥、周婕医护人员们紧密配合,她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沉稳而精准地操作。从精确的定位到导管的成功放置仅用30分钟,整个手术过程高效顺利。

9bcced32faf04aa5ae22de08653ee001.jpg

术后,住院观察期间,肾病风湿免疫科护士长高亭等人利用移动护理车床边讲解边操作,帮助张女士完成了首次腹膜透析。她满怀感激地说:“感谢杭州来的专家们和医生护士们,让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这么高水平的治疗,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该技术的成功开展为阿拉尔及周边地区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开辟了一条重要的居家治疗新途径,有效解决了患者转外就医的难题,让边疆百姓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该病例是杭州市中医院专家团队的援疆缩影。自抵达阿拉尔以来,援疆专家们便全身心投入医疗帮扶工作,从科室建设、人才培养到病例研讨、技术实操,专家们毫无保留地将技术要点和经验传授给医护人员,与本地医护人员并肩作战,致力于将先进的医疗技术扎根边疆。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副院长李丽萍表示:“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是一个好的开端。未来,我们将以自身为纽带,深化杭阿两地医疗协作,推动更多先进医疗技术在边疆落地生根,持续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为守护边疆各族群众的健康福祉贡献更大力量,让杭阿两地的情谊更加深厚绵长。”

 

 

(王勇)

 


终审: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