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00024-2023-00008 | 发布机构: | 商务局 |
生成日期: | 2023-02-23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规划计划 | |
关键词: |
第一师阿拉尔市商务局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在师市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师市商务局按照科学谋划早布局,狠抓落实促发展的总体方针,积极制定全年商务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兵团、师市党委决策部署,以招商引资串联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重点,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逐步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内容,拉动城镇消费增长,
奋力推动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经济指标预期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确保完成107亿元,同比增长13%;外贸进出口总额确保完成3.3亿美元,同比增长10.74%。招商引资实物量确保完成110亿元,同比增长15%。“招商之冬”活动期间,签约项目20个以上,签约总额200亿元以上。
三、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明确招商重点,狠抓项目落实
1.精心谋划项目。依据师市“十四五”规划和“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摸清师市产业链招商需求和承接条件,围绕资源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延伸等,精心谋划包装重大招商引资项目50个以上,更新招商引资项目库。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师市产业布局和行业发展实际,紧密围绕本行业谋划1-2个重大产业项目,协调推动项目落地,坚决杜绝“两高一危”(高污染、高能耗,危险品)项目,为高质量开展招商积势蓄能;各团镇围绕各自的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大力开展主导产业招商。每月精选一批优质招商引资项目,加大线上推介发布力度。
2.紧盯产业链招商。聚焦纺织服装、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链,瞄准产业链“链长”企业、国企、央企等,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建设重点项目库,精准发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大力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配套企业,招引一批突破性、带动性、示范性强的项目。突出企业主体,发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加大对产业链重点企业的帮扶力度,“一企一策”提供个性化、保姆式服务,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突出抓好“四上”企业,强化示范带动,加速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为做强做优产业链夯实基础。
3.围绕主导产业集群招商。突出各单位主导产业定位,细化实化产业指南和招商地图,开展专业化、精准化招商,围绕产业集群招大引强、招高引新。经开区重点围绕纺织服装、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等产业开展招商;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围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开展招商;高新技术开发区通过园区共建,实现资源互补、互利共赢、努力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强、技术含量高的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企业落户共建园区;各团镇重点围绕“一团一品”、“一团一企”等开展重点招商,打造团镇特色招商模式;城区重点围绕冷链物流、文旅等产业开展招商;国有企业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与行业龙头、大型央企及民企开展合作,大力引进一批高端优质项目。
(二)线上线下结合,创新招商模式
1.高效开展驻点招商。继续完善师市驻北京、上海、浙江招商联络处建设。开展企业走访、信息收集以及宣传推介工作,全面对接驻地科研机构、商会等,构建师市与三地合作交流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统筹协调各团镇驻外招商工作,加大驻地招商工作力度,实现驻地招商新突破。进一步完善驻外招商管理机制,压紧压实驻外招商责任,通过APP软件对招商人员活动情况进行“云监督”,实行精准管理,随时随地掌握驻外招商动态。
2.突出借力招商。一是以浙江对口帮扶师市为契机,用好这一更广阔的招商视野和项目资源,开展委托招商、合作招商,加快引进更多更好的大项目,推动建设师市全域招商网络。二是充分发挥商会、协会在招商引资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招商信息共享,完善企业家名录。加大对商会招商引资工作支持力度,保障商会招商经费,共办招商推介活动。三是建立金融机构与招商引资联动机制,利用金融机构客户资源以商招商。充分产业基金引导作用,通过“基金+产业+项目”手段精准发力,实现政府招商从单一政策招商向“股权投资”的资本招商新模式转变。四是开展以商招商,突出“1+N”效果,围绕短板、空白招商。
3.强化展会招商。利用亚博会、西洽会、浙洽会、西博会等国家级、省级经贸活动平台,开展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文旅等项目专场对接活动,广泛宣传推介师市投资环境。聚焦重点区域,面向重点产业,分类组织开展展览展示、招商推介、产业对接等专题招商引资活动20批次以上,争取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签约。各行业主管部门举办专题特色推介活动不少于1次,持续提升师市对外影响力和投资吸引力。力争月月有活动、次次有签约、场场有效果。
4.利用存量招商。大力盘活师市现有存量资产,梳理师市闲置厂房、土地、楼宇以及其他存量资产资源,制作存量资产招商地图。以回收、并购、重组、租赁等方式挖掘闲置存量资产潜力,盘活闲置存量资产。突出“优化增量空间、用足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的特点,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个项目效益,将指标留给产业前景好、土地利用率高、环境影响小、税收贡献大的项目。
5.拓展网络招商。以投资阿拉尔平台为基础,不断升级改造招商大数据平台和招商产业地图系统等信息化平台,融合大数据搜索引擎和投资信息筛选算法,打造招商引资“信息大脑”。积极借助互联网推介师市投资环境,发布产业投资需求。优化招商小程序,建立在线选地等线上招商模式,形成招商引资信息集散地。设计制作电子宣传册、电子名片等,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利用微信、视频会议、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开展线上洽谈交流,开展“屏对屏”、“线对线”招商,拓展客商资源,加紧在谈项目跟踪,建立长期高效顺畅的项目信息线上对接机制,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
6.进行产业园招商。依托化工园区、高新技术区、军民融合示范区等园区开展产业园招商。明确园区的发展方向与竞争优势,做好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走势的客观分析,根据园区产业定位确定招商目标,根据产业的不同特性,确定采取不同的招商策略和招商模式,进行精准对接,实现高效招商。
(三)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服务举措
1.完善重大项目领导包联机制。完善重大项目师市领导服务包联制度,高位推动。每月定期梳理汇总师市重大招商项目推进情况,建立项目问题清单,针对重难点问题,整合有关部门力量,做好服务协调,合力攻坚突破,提高项目落地率和开工率。
2.强化全过程要素保障。推动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向产业链积聚和倾斜,优先满足相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需求,特别是对新引进重点产业链重大项目,全力支持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各团镇、开发区根据自身财力状况,自行制定招商引资的奖励政策,对重大产业项目进行奖励。
3.加强队伍建设。突出精准引才、靶向选才,选优配强招商引资干部队伍,将懂经济、会管理、善服务的复合型干部充实到招商队伍中来,选齐配强师市招商中心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招商干部队伍培训工作,通过线上培训、学习考察等方式,不断拓宽招商引资干部视野,提升招商引资干部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4. 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力度。认真履行在招商引资等活动中依法签订的各类合同,严格兑现向投资者及投资企业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紧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难题、产业发展共性问题,强化问题协调解决。切实做好外来投资人员子女入学、住房、医疗等相关配套服务保障工作。
(四)加快商贸发展,促进消费增长
1.强化政策引导。一是制定《师市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任务分解表》,建立社零体系预报制度,实时监测社零数据完成情况,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指导各团镇、街道办用好《师市促进“四上”企业发展奖励办法》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升限入统,全年完成升限“四上”企业14家。
2.深挖市场潜力。一是对2022年已进行摸底可以达到限上标准但未升限的单位逐个进行走访,做好政策解释和服务工作,鼓励其转企升限,壮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主体规模。二是对川粤建材市场、美居物流园、绿新源批发市场等综合市场和现有民营加油进行存量挖潜,宣讲政策和做好服务,不断提升限上主体规模,保障存量数据不下降,实现社零总量稳步增长。
3.培育市场主体。一是继续推进汇嘉时代商贸综合体、南疆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华侨进口商品城、西域不夜城等项目建设,扩大提升城市消费。二是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十二团金三角农贸市场、十三团羊脂籽米物流配送中十四团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十六团农贸市场等团域商业项目升级改造,推进邮政师级物流配送中心升级、9个团镇快递物流站点改造、19个连队快递物流网点建设,完善师团连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将二团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十二团聚全快递仓储、分拣中心等建设项目纳入2023年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加强资源整合,发展共同配送,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渠道,带动农民增收和师团连消费;升级改造团镇商贸中心、超市、集贸市场等,改善团镇商业设施短板。三是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工作,合理布局购物终端,贯彻落实《商务部等12部门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积极推动规划部门在规划时充分考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保障居民便利消费。
4.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一是引导开展消费季、消费月、促销日主题活动,顺应消费需求升级趋势,在零售、餐饮行业开展满减等促消费活动,发放200万元消费券,提升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二是做好专项产品消费活动,引导隆达汽车城、苏宁电器等推出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促消费活动,便利二手车流通模式,加快汽车更新循环,开展家电下乡、以旧换新,促进家电梯级消费,加快推动商贸消费全面复苏。三是做活夜间经济,打造领先商业街、天汇商贸城、金融中心等一批高品质夜间经济街区,丰富夜购、夜食等消费业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四是加快培育新兴消费,大力实施电子商务促产业转型和助消费升级,用好电子商务产业政策,鼓励电商企业抓住元旦、春节、“双十一”等消费旺季,开展消费促进活动。五是培育新消费龙头企业。督促汇嘉综合体、华侨免税商品城、奥莱购物广场早日开业。
5.促进农产品流通。一是修订农产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着重从农产品流通环节、品牌应用、营销网络布局等方面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发展,促进农产品销售,做大做强特色林果产业。二是发挥西安雨润阿拉尔市农产品集散中心、北京新发地新华优选1017产品展示厅、台州农产品展示厅等集聚、前置作用,引导师市企业入驻,促进产销对接,提升社零企业规模,强化农产品内地市场开拓,通过举办“塔里木河”区域公共品牌推介会等,进一步扩大“塔里木河”区域公共品牌效应。
6.保障市场繁荣稳定。加强市场动态信息、预测预警信息、政策解读信息发布,加强消费引导,稳定市场预期。健全应急保供快速反应机制,健全完善重要商品储备体系,优化应急商品投放网络。强化商贸流通行业监管职能,稳定有序推进二手车市场、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规范发展,依法打击成品油违法违规行为,抓好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
(五)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对外贸易新亮点
1.落实对外贸易促进措施。一是做好国家商务部、兵团商务局及其他部委、单位关于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宣传,帮助企业更好解读各类政策,用好用活政策,助力企业发展。二是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保等合规性政策工具,加快项目资金拨付进度,提高促进资金使用效益,提高企业进一步扩大进出口的积极性。
2.鼓励外贸企业开拓市场。积极组织师市外贸企业参加2023年广交会、北京服贸会、上海进博会、哈展会等重点展会,引导企业利用展会平台做好宣传推介工作,提高产品认知度,提升市场开拓能力,助力企业“走出去”。
3.引导设立口岸营销网络。积极申请设立师市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外贸龙头企业在疆内一类口岸设立产品推广站,拟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喀什综合保税区和阿拉山口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设立营销网络,积极宣介师市及企业产品,进一步推动企业出口。
(六)加强行业监管,保障行业安全生产
1.强化生活必需品监测。健全师市商贸领域生活物资应急保供体系,压实责任,强化应急处置。持续做好保供稳价、市场监测,市场运行分析和预测预警机制,强化对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以及重点行业的市场监测和信息发布,正确引导生产消费和社会预期。
2.确保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坚持商贸流通领域“三管三必须”,开展商超、批发市场、成品油行业安全生产巡查暗访工作,深入开展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狠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安全隐患问题整改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科学管理制度,确保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态势持续平稳向好。
(七)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
1.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一是严格执行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二是落实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好党员思想政治、党风廉政、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学习教育。三是强化日常考核。落实全体党员干部《平时考核制度》,提升干部能力素质,提升执行力。
2.强化党组织建设。严格执行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组织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和主题党日活动,落实《商务局党员干部上党课制度》,党支部书记上党课1-2次,全年集中学习不少于24次。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等。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忠诚、干净、担当”的用人导向,营造“爱商、懂商、惠商”的干事氛围,培养阳光心态、团队精神和专业本领,建好一流班子,带好一流队伍,干好一流业绩。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友爱的良好政治生态。
师市商务局
2023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