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kx-2022-00029 | 发布机构: | 科学技术协会 |
生成日期: | 2022-10-14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工作动态 | |
关键词: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
眼下,兵团1268.24万亩棉花开始大面积采收,一台台采棉机在地里穿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整机国产化率达到93%的“兵团造”六行自走式打包采棉机今年亮相棉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新时代创新型兵团建设步伐,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目前,科技进步对兵团经济贡献率达到58.3%。
兵团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在现代农业、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实施“十大科技创新工程”,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卡脖子”技术,形成杂交棉产业化关键技术、膜下滴灌技术及节水新装备新产品、电石法聚氯乙烯清洁生产、大型热电机组烟气脱硫、碳化硅晶体和特高压电极箔新材料等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并实现转化应用和产业化。截至2021年底,兵团建成国家级高新区1个、国家(兵团)农业科技园区15个、兵团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19个,各类创新要素高效聚集。
科技创新和科普协同发展、“两翼齐飞”的格局初步形成,石河子大学博物馆等3家单位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石河子国家高新区被列为“科创中国”第二批试点园区石河子,202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40亿元,同比增长21.8%。
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升。以实体科技馆、流动科技馆、中学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为核心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初步建立;深入实施五大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兵团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由2015年的4.42%提高到2020年的7.72%,排名西北地区第二。
通过“三下乡”“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兵团大力开展粮、棉、畜、特色林果业等10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在团场、连队培育200余家特色庭院经济和特色养殖户,助力万名职工群众脱贫致富。
建立兵团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展示以刘守仁、陈学庚、尹飞虎等院士为代表的兵团科学家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精神;举办“党领导下的中国科学家”主题展,推动基地、展览进学校、进连队、进企业、进机关,累计超过10万人次观展,尊重知识、热爱科学的氛围日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