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jcy-2022-00036 | 发布机构: | |
生成日期: | 2022-12-02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工作动态 | |
关键词: |
回望成长奋斗路 “益”心为公启新程
回望成长奋斗路 “益”心为公启新程
2017年7月1日,根据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依法正式确立。五年来,第一师检察机关牢牢把握“公共利益代表”的使命担当,始终坚持践行“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充分发挥检察监督职能,积极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着力推动构建公益保护大格局,办案规模逐步扩大,案件质效稳步提升,切实做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法律守护者。
公益诉讼检察并非“零和博弈”,其本质是通过法律监督助力依法行政,共同维护公共利益。
五年间,第一师检察机关共受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 171件,立案169件,进入诉前程序157件,其中制发检察建议136件,行政机关回复率100%,发布民事公益诉讼诉前公告12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12件。2020年办理的谢某某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民事公益诉讼案,成为全兵团首例保护野生动物民事公益诉讼案。办理的督促整治农业残膜污染系列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选为“公益诉讼检察服务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全国典型案例,该案同时荣获全国公益诉讼检察“好案件”,办理的5件案例入选正义网“千案展示”专栏, 8件案例被兵团人民检察院评选公布为典型案例。
构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安全屏障
依托“林长+检察长”、“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突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发出诉前检察建议80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2件,判令违法行为人承担生态损害赔偿金80余万元。紧盯塔里木河、玉儿滚河、库玛力克河流域生态突出问题,督促整治辖区河流垃圾治理,对沿线全面开展垃圾清理工作,并完善沿河连队垃圾转运设施。
加强团镇生活垃圾治理,第一师两级检察机关重点对废旧农业残膜回收治理进行公益诉讼监督,积极推动师市耕地资源保护,加大白色污染防治力度,促进耕地可持续发展,针对废旧塑料、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随意堆放、残膜污染,向相关团镇政府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相关单位积极履职,清理垃圾52040.971吨。通过督促整治乡村垃圾堆放污染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件的办理,推动形成问题整治共识,促进全师团镇垃圾治理工作得到全面推进,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助力建设清洁卫生的宜居环境和职工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团镇。
筑牢食药安全司法屏障
扎实开展“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活动,以农贸市场、居民区周边、校园食堂周边等为重点,聚焦保健食品、网络食品、无证照经营、集中用餐、处方药等流通环节多发问题,督促行政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追究违法行为人公益损害赔偿责任,坚决守卫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加强食品源头监督,积极服务民生民利。对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及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中心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1份,督促监管部门以工作提醒约谈、开展专项整治、从业人员集中培训、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等多种方式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彻底整治,从源头上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同时,建议市场监管部门扩大监督范围,将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食品夜市小摊点纳入监管范围。
聚焦网络餐饮,守护“线上”食品安全。网络餐饮方便快捷,违规行为也日益凸显,为保证“线上”食品安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针对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存在的未在网上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量化分级信息和从业人员健康证已过期等问题,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书2份,以诉前检察建议促进餐饮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履职,填补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的漏洞,让消费者“点的放心,吃的安心”,保障网络餐饮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同时在履职中发现居民小区内现制现售饮水设备存在经营管理不规范,存在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督促卫健部门对全师十处现制现售饮水设备逐个检查,对水质进行检测,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整改。之后,还制定了加强日常监管的工作方案,切实加强监管,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卫生。
当好“国土国财的坚强岗哨”
紧盯国有土地出让、人防、相关税收等国有财产损失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强化监督。按照有关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后,应依协议约定及时开发建设,逾期不开发建设的,按闲置土地处置。第一师检察分院发现辖区某闲置土地超过约定期限未开发建设。经调查核实后,向国土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国土部门迅速启动土地闲置调查处置工作,依法作出认定处置,有效促进该地块开发建设。
针对国有财产流失,服刑人员违规领取养老金的问题,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收回被违规领取的养老金14.8万余元。并主动联系法院、公安局、司法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召开座谈会,就今后如何形成涉刑人员数据共享、信息报送、资金追缴、情况互通、案件衔接进行了座谈研讨,并协助制定印发了相关机制,明确了涉刑人员信息报送、资金追缴和恢复发放等相关问题。
等”外探索领域稳慎延伸“
以“脱管文化遗址”为抓手,会同职能部门开展“国有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发现辖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人民银行”、“人民邮电”、“老粮仓”、“俱乐部”、“扬水站”等旧址损毁情况,通过检察建议促各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活动,着力解决文物和文化遗产火灾隐患及环境脏乱问题,立案8件,为守护和弘扬三五九旅旅游文化贡献检察力量。
着力解决道路“窨井盖”缺失破损、减速带裸露膨胀螺丝、钢钉等公共道路安全隐患,此专项行动得到了辖区群众认可,辖区群众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的预防功能和治理效能,为护航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在互联网时代,移动扫码支付已成生活常态。许多加油站加气站推出手机扫码支付服务,虽然给人们生活出行带来便利,但是在加油站加气站爆炸危险区域手机扫码支付,确实存在安全隐患,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同时,充分发挥办案一体化优势,通过以点带面同步开展专项监督,有效推动师市叫停加油站爆炸危险区域的移动支付业务。
监督刚性不断彰显
坚持把“诉前实现保护公益目的”是最佳司法状态作为办案宗旨,通过公益诉讼诉前磋商、公开宣告送达、圆桌会议等多元协商制度,强化持续监督、跟进监督,推动行政机关进一步知晓公益诉讼 检察职能,有效推动被监督行政机关积极履职整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刚性不断增强。借助公益诉讼守护公共利益的特殊性质,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切实把公益诉讼办案过程作为宣传公益诉讼职能、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的法治教育课,以办理的污水厂不当排污治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为题材拍摄的《意料之外的温情》微故事被《长安兵团》、《中新网》全部发布,观看点赞破10万+,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社会知晓度明显提高,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更深更广进入公众心田。
砥砺奋进五载路,“益”路扬帆启新程。一师检察将不忘法律监督初心,牢记公益保护使命,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深化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强调“完善公益诉讼制度”论述,将充分总结五年来服务发展大局的经验,凝聚监督力量,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局面,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在守护公益的道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