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00037-2016-00009 | 发布机构: | 工会 |
生成日期: | 2016-12-20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文件解读 | |
关键词: | 工会 |
这些知识能帮你解决劳动争议(解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这些知识能帮你解决劳动争议
在职场工作遭遇到的劳动争议,我们通常可以投诉,三方调解,申请劳动仲裁和起诉来解决。那么哪一种方式才是最适合自己解决争议的方式呢?别急,下面就罗列介绍四种解决劳动纠纷的维权途径。
投诉单位违法行为
到哪里投诉
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
劳动争议纠纷可投诉的情形
1、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2、拖欠工伤医疗费的;
3、拖欠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九条: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调解劳动争议
到哪里调解
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2、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3、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调解的法律后果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15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另外,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申请劳动仲裁
到哪里仲裁
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情形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特别注意:以下情形仲裁委有可能不受理
1、申请请求不适当。
当事人提出的申请请求应明确、具体、完整,对未提出的申请请求劳动仲裁委不会审理。
提出的申请请求要适当,不要随意扩大申请请求范围;无根据的申请请求,得不到劳动仲裁委支持。
在这就要特别注意《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怎么写清事实与理由了:围绕劳动关系准确表述“事实与理由”部分
仲裁申请书不仅需要说清基本事实,还应把双方的法律关系以及基于法律关系引发争议、劳动权益受到侵害的具体情况交代清楚。
具体来说,仲裁申请书一般包括申请人信息、被申请人信息、法定代表人信息、请求事项、事实与理由等部分。
其中,重点是“事实与理由”部分,该部分一般围绕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事实展开,包括什么时间、到什么地点、为什么单位提供什么工种或岗位的劳动,接受什么单位的管理,由什么单位支付劳动报酬,从事的工作是否属于该单位的业务范围,以及什么劳动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等。
2、超过仲裁时效的。
劳动争议案件法律保护的时效是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被侵犯之日起算。超过时效申请劳动仲裁的,可能不受理。
有人可能有疑问,我是因为不可控的原因导致时效过了,这样也不能申请劳动仲裁吗?并不是!
如果劳动者在知道自己权益被侵犯后,选择和单位协商解决的,或者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的,视为仲裁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一年内申请仲裁维权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一年的仲裁时效是针对已经终止劳动关系的双方来说,如果还在职,就不受这一年时效的限制。
3、证据罗列不足的。
申请人有提供证据的义务,如果证据材料不足以证明申请请求的,仲裁委有可能不受理。
那么具体要准备哪些证据材料?根据你的申请请求的不同,需要准备的证据也有不同。
起诉
到哪里起诉
到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所在地基层法院申请起诉。
可以起诉的劳动争议情形
1、除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特殊情形外,不服劳动仲裁的情形;
2、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对申请劳动仲裁的案件在60日后都没有作出裁决的,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对以下两种情形的劳动争议裁决不服的,可在15日内起诉。
(1)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工会组织在劳动争议中如何发挥作用?
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的五大主要途径
1.参与劳动争议协商。
劳动争议协商是指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共同进行商谈并达成和解协议,以解决争议的行为。协商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定方式之一,是处理劳动争议的简易程序,也是及时解决劳动争议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稳定和协调劳动关系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工会参与劳动争议的协商是工会及时参与劳动争议处理、缓解企业和职工矛盾的重要环节。
2.主持企业劳动争议调解。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条规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也有相关规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虽然也不是必经程序但是一种十分有效又有利于改善争议双方当事人关系的方式。
3.参与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与其他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相比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必经程序。相应的工会参与劳动争议仲裁也是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的重要体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相关条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组织应当有同级工会代表参加。工会参与到劳动争议仲裁中来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工会代表作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三方组成人员之一;工会工作者可以应聘担任兼职仲裁员,行使仲裁权;工会法律工作者可以接受职工的委托,作为仲裁代理人参与仲裁活动。
4.参与劳动争议诉讼。
劳动争议的诉讼由人民法院主持进行,人民法院独立审判案件,不受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的干扰。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诉讼的主要方式是依法为参与诉讼的职工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主要表现在:依法支持和帮助职工向法院起诉;依法代理职工参与诉讼;依法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
5.参与集体合同争议处理。
集体合同争议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争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该规定为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参与协调、主持调解、参加仲裁、代理职工诉讼等方式参与处理集体劳动争议提供了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怎么写?具体事项如下: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文章来源:人社部微信、工会法、劳法聚焦微信等
文件链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