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gh-2022-00180 | 发布机构: | 总工会 |
生成日期: | 2022-12-14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工作动态 | |
关键词: |
劳模风采|牢记使命 争当扶贫攻坚排头兵——记自治区劳动模范陈俊业
陈俊业,男,河南省鄢陵县人,197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第一师阿拉尔市四团永宁镇三连党支部书记。2018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2019年被评为兵团优秀共产党员、师市劳动模范;2020年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自治区劳动模范。
三连地处托木尔峰山脚下的戈壁边缘,距离团部10.8公里,拥有职工45人,户籍人口301人,其中三分之一为2011年从甘肃岷县地方迁移过来的农民,所种植8278 亩土地全部为果园。2016年以前,这里因土地瘠薄,风沙较大,冻害严重,所属的24户人家沦为贫困户,占比高达全连总户数的23%,上访事件频频发生,三连被扣上了“一师深度贫困连队”的帽子,三连党支部也被评为“软弱涣散党支部”。
初到三连,面对这样的窘况,陈俊业没有气馁,他与支部一班人细心走访群众,真心向职工请教,逐户对症下药,落实帮扶措施,立下了三年脱贫目标。
突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引领
陈俊业瞄准班子建设不放松,夯实脱贫攻坚的基础。他根据连队实际情况,重点从连队班子队伍建设抓起,强化班子成员的执行力,不断提升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能力。支部在学习、工作、会议上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党支部三会一课正常开展,所草拟的连规民约简易可行,经过宣传教育,现已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 众多职工养成了“门前种树养花摘果蔬、家中窗明几净无异味,文明礼貌我先行、人人动手争先进”的浓厚氛围。此外,陈俊业与单位工作人员签订了岗位责任书,始 终把连队党支部建设作为扶贫建设的首要任务和第一责任,提高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仅一年时间,就摘掉了“软弱涣散党支部”的帽子,为贫困户脱贫提供组织保障。他在领着职工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时刻不放松对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作为一件大事认真抓好。对于生产生活中群众集中反映的问 题,他既给出平台让干部畅所欲言,又发扬民主让群众表达诉求,处理问题坚持按 “四议两公开”程序集体决策,有力保证了党组织的核心地位。
依靠科技致富,稳妥推进林果产业发展
三连地理位置特殊,所种植的吊干杏树前期见效慢,职工群众收入少,靠打工维持生计,果树基本不管,形成了不管不结、不结不管的恶性循环。为了改变现状, 陈俊业发挥林业特长,据实制定了连队吊干杏管理办法,并深入职工家中,与职工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进入果园中,手把手地教会职工群众修剪、拉枝、 疏花疏果,实行“主干纺锤型”栽培,经过细心的传、帮、带,三连 1960 亩进入挂果期的吊干杏 2016 年亩均单产就由以往的 100 公斤增长到 2018 年的亩均单户 600 公斤 左右,亩均毛收入由原来的 1000 元增长到 8000 元,职工群众人均收入由原来 3000 元增长到 10000 元左右。2018 年 5 月,经对 2017 年全连职工群众收入摸排,全连贫 困户全部实现脱贫,职工群众人均收入也由原来的 10000 元增长到 30000 元。
政策支持是先导,挂钩帮扶紧跟上
陈俊业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党员致富。带头人通过项目示范,带动有能力的职工群众依托林园优势,全方位发展畜牧养殖。2016 年 2 月至今召开大小会议 20 余场次,参会职工群众 800 余人次。连队职工高锐,靠借来的资金起家,饲养杂交肉羊,仅三年时间就成了年收入超过 50 万的致富能人,获得了兵团劳模荣誉称号。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思 想培训,一大批贫困职工与群众在陈俊业的带领下,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有效提高了自身收入。
陈俊业带领支部一班人经常深入到贫困户家中,开展走访慰问,从思想鼓励上 增强贫困户脱贫的愿望和动力;从物质上帮扶,依托资金、技术、信息,夯实脱贫的基础。在广泛调研过程中,重点了解该连队基本情况、产业发展现状、基础设施建设、农户致贫的原因和期盼解决的问题,为精准帮扶想法子、找路子、出点子。工作中,身为一把手的陈俊业,积极向团党委反映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争取团党委的政策支持。2016 至 2017 年间共为职工减免自身收益 100 万元;他还积极向团争取 从其他农业连队划归土地等级高农田给三连职工种植订单作物,2016 年共 5 个农 业单位吸纳三连 11 户职工 20 人承包订单作物,对个别职工年底因种植亏损,团给予适当的补助;另外他还积极争取生态公益性岗位,为全连 6 户 10 人争取了护林员岗位,每人年收入增加 10000 元。
用好项目资金,做实为民之事
三连党支部组建脱贫攻坚队,认真梳理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和家庭成员的个人特长,逐年制定年度脱贫目标、阶段攻坚计划和“一户一策”“因户施策”帮扶措施,严格按照“目标到连、干部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的要求,对有能力脱贫的 困难户进行走访,为他们算好时间账、经济账。对因病、因残致困的重点户,连队支 部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结对帮扶,在资金上给予倾斜。两年间,三连党支部从未拖欠 过贫困低保户的最低生活保障金,陈俊业自身还为缺少生产资金的贫困户借款 10000 余元,解决了贫困群众的燃眉之急。除此之外,针对连队饮用水、居住条件差的现状, 陈俊业还多方筹措资金,积极与浙江省台州市援疆指挥部申请扶贫项目,现已累计储备基础设施项目 3 个,申请项目资金 400 万元,主要用于连队的屋顶修缮、自来水改造、吊干杏辅助产业冷库修建,大大改善了连队的基础设施和吊干杏产业的发展。
在三连,每一名干部都说,他们的党支部是团结的、有战斗力的。每一名群众都说,他们有一个好的“领头雁”,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他们有一个工作认真、作风扎实、为人正直、廉洁奉公的好书记—— 陈俊业。
——转自兵团工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