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十团>信息公开详细
索引号: dys10t-2022-00027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2022-05-06 废止日期:
文 号: 主题分类: 工作动态
关键词:

先进人物事迹 | “全国五一劳动模范奖章”获得者寇晓燕的故事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寇晓燕



57ceedb6b74d4a5a8424c7d0b1f37254.png

寇晓燕 1972年生,高中文化程度,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10团13连职工。寇晓燕夫妇通过承包温室大棚,探索特色养殖,发展旅游业,创办“阿拉尔市锦绣家园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帮助带动身边300余人共同致富,主动与14名贫困妇女结成帮扶对子,带动68名贫困妇女成为了种植能手,走上致富路。

9247610d46d445bb9b715cb48675fb14.png


寇晓燕是上海支边青年子女,是兵二代,自小就受到兵团精神的教育,扎根兵团,建设兵团成为她的初衷。在兵团实现自己的梦想,是她不竭的动力。她没有选择跟随父母回到繁华的大上海,而是选择留在了养她抚育她的团场,也是她这种沙枣花一样的品质深深的吸引了丈夫徐云义。
1990年两人喜结连理,成为十团4连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当年,寇晓燕与丈夫响应国家承包到户的政策,承包了连队40亩棉花地。夫妻俩勤奋苦干,加之团里好政策,年年都收成满满,小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但是,丰衣足食并不是夫妻两人的真正理想,他们一直怀有一个创业致富的梦想。
于是,他们夫妻先后养过肉鸽、珍珠鸡、火鸡、猪,但规模一直都很小。2001年,团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夫妻两人又承包4连12亩的香梨园,实现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
2011年,夫妻俩在十团职工创业园承包了大棚温室6座,实现年纯收入30万元以上。同年,注册成立了疆通温室保温建材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承建了第一师阿拉尔市周边团场268座大棚温室钢架、保温被等产品,提供卷帘机、保温膜,实现了年纯收入1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
2013年,寇晓燕大胆探索发展新型农业主体经济,带头承包了36座温室大棚,与32名职工创办“阿拉市锦绣家园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年产蔬菜350余吨,成立销售部,开办2家有机蔬菜超市,平价供应阿拉尔市及周边团场,人均年收入达8万元,32名职工实现了脱贫致富梦。全团19名困难职工乘农闲去合作社、超市务工。现如今,在锦绣家园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务工人员达136人,人均年增收3.5万元以上。
2015年,十团党委依托优势资源,积极探索“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寇晓燕“盘算”起发展特色旅游业,将拆迁的原二连办公室周边买下来,投资1300万元,建设90亩的集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已吸纳种养殖户60户,前来采摘游玩的游客年均达6万人次。年收入达200余万元。以景吸引人、以美食留人、以特色花卉感染人,为十团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示范。
当年,她又引进巴马香猪进行特色养殖获得成功,由年出栏200头发展至1500余头,产品供不应求。
2020年,引进黄沙基质栽培技术种植草莓和蔬菜获得成功,为团场在未利用地上发展设施农业探索了一条新路。
锦绣家园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特色生态综合示范基地是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的有益探索,是实现“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发展设施农业提质增效的典型示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成功实践。

5ffae3bd978548c1b304aaa57af2e261.png



寇晓燕说:“没有团场的政策支持,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没有干部职工的殷切帮助,就没有我现在的不凡事业。”

如今,寇晓燕终于实现致富梦想,但她没有固步自封,更没有沉溺于财富膨胀的自我满足中,而是立志带领身边更多的职工群众实现共同致富的梦想。

十团4连3名困难职工,由于没有种植经验和管理资金,生活困难,一直未能脱困。见此情景,夫妻两人主动与她们结对子,从资金到技术、从棉田到温棚,从种植、田间管理、收获、销售各个环节,寇晓燕尽心尽力帮助她们。如今3人个个都成了4连的种植能手,光是大棚收入,每年就达到7、8万元。

积极响应团党委、团工会号召,帮扶困难职工,主动与2户职工结对子,吸纳他们加入合作社,从资金到技术、从棉田到温棚,从种植、田间管理、收获、销售各个环节,寇晓燕尽心尽力帮助她们。如今这2户职工都成了连队的种植能手,光是大棚收入,每年就可以达到七八万元,走上增收致富的新路。

每到收获季节,寇晓燕就主动带领合作社成员走访市场,教导他们如何考察市场,分析市场,帮助他们度过销售难关。如今,只要一提起寇晓燕,合作社社员都心存感激,是寇晓燕带领她们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44173f33436d44dca04f27ed8929f87b.png

致富不忘本,寇晓燕夫妇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自2013年起,夫妻带头加入到“春蕾计划”和“金秋助学”活动,累计出资6万元,帮助7名贫困女大学生完成学业,2016年至今为十团21连少数民族连队村民及周边县乡少数民族贫困儿童捐赠衣服、物品及蔬菜生活用品共计10万余元。

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主动承担起了为团内工作人员供餐的责任,为确保几百名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她与家人起早贪黑,积极协调各类生活物资,为抗疫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平时,她积极参加各类公益事业,每年为困难职工群众捐款捐物。

孤寡老人夏定国,习惯了兵团的生活,不愿意回老家,寇晓燕夫妇在征得其亲戚的同意后,把他接到自己的基地,像女儿一样侍奉老人,老人逢人就说自己有个好女儿;收留精神残疾人员李鑫,为其提供工作岗位。

寇晓燕先后荣获2014年度获师多元增收示范户、2015年师市“五一巾帼标兵”、2015年度获师市“三学三比”女能手、2017年“全国农业劳动模范”、2019年“全国巾帼建功标兵”,2019年被授予 “兵团巾帼建功标兵”称号,被评为师市“民族团结道德模范”、2019年“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19年师市“民族团结道德模范”、2020年寇晓燕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


【字体: